耕耘者说 | 以自治、法治、德治为抓手,共建、共治、共享乡村发展—— 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镇柯志颖培训有感

2022年8月1日下午,本着一颗学习和期待的心,怀揣着乡村振兴的任务,跟着21个地级市优秀的干部来到华南农业大学进行耕耘者计划——广东省首期乡村治理骨干示范班培训。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交流,收获、感触颇多,在这里不管是师资的配备,还是同学的能力都是值得赞叹的,作为一个深汕合作区鹅埠镇的一个干部,非常幸运能有这样的一次学习交流机会。来到这个大舞台后,才了解到自己跟别人之间的差距原来那么大,才知道原来乡村振兴原来还有这么多的方式、方法(词云图、积分制、清单制、积分制)。我们不能做井中蛙、故步自封,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知识,把知识结合己身,把措施落到实处,通过先进的知识去消化掉自己家乡的短板,带动集体经济的发展,才是一个乡村治理干部拥有的觉悟。

乡村振兴,振兴的是什么,人才、产业、生态、文化、组织?这个都知道,但是哪个排在第一位呢?有人说人才,只有引入了人才,一个好的人才可以带动一个地方产业的发展。有人说产业,“无工不富”——只有把产业带动起来了,经济上来了,便能吸引优秀的人才过来。史院长说组织振兴应该排在第一位,但是我觉得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主要是要结合自身地区最迫切的需求,哪个是自身地区最迫切需要提升的短板,哪个就是排在第一位的。



乡村振兴,振兴的是自己的家乡,通过这几天同学们上课的激情和发言状态来看一块过来学习的同学都是对自己家乡有着高度认同感的和责任感,都希望过来这边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并把这些理论知识结合到自身家乡,从而带动自己家乡的发展。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交流,结合自身,我认为乡村振兴分为几部走,首先就是要做到保流,我下村内调研的时候,发现我镇有好几个村都呈现出一种人口负增长状态,村内基本就没啥人了,就只剩几个老年人,询问后发现都外出务工了,而外出务工无非就是外面环境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工资高容易养家糊口,保障一家人的物质所需。如果一个村的年轻劳动力都没了,这个村就没什么发展前景了,所以我们想要壮大自己的村就要先稳住自身地区的人口,让他们觉得我们本村的环境其实不比外面差,或者反而比外面还要好。



其次就是“驻巢引凤”与“村民自治”相结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先由当地政府财政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道路硬化、公厕、管网、垃圾站等基础设施。只有把基础设施建设完后,一来吸引外来社会投资,二来给本村村民提供了个基础平台。平台搭建好后,运营跟经营交由当地村委,政府实行权利下放,减少乡、村异化,政府提供指导,不参与具体的决策,由村民自己当家做主,一来调动村内积极性,让他感受到自己才是主人,二来减少对乡镇的依赖性。

最后我们要进行引流。也就是给我们的家乡做宣传,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把自己的家乡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个地方,只有有人口流动了,就有消费,只要有消费了就能刺激更多的产业落地。

乡村振兴我们是要持久的振兴,而不是一时的振兴,如果单单只靠当地财政,很容易造成村民返贫情况,我们要把主人的地位让给村民自己去当家做主,让他们充分认识想要富,就得靠自己,自己才是最终的收益者。

乡村振兴不能单单喊喊口号,要实打实的干,自治法治德治”为抓手,充分调用村民自治性,主动性,参与性,以各方工具为辅助,最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人人参与的乡村治理风气。我始终相信,如果人人都能希望自己的家乡振兴,那么中国何愁不振兴!